高超声速武器的定义亿海配资,目前看全世界有两种:
一种是俄罗斯、伊朗、也门标准,非常宽泛,把几乎一切速度超过5马赫的弹道导弹都称为“高超音速导弹”,包括把“匕首”空射弹道导弹算为超音速导弹。按照这个标准,二战时期的德国V-2飞弹都差一点算高超音速导弹(速度4.8马赫)。
伊朗和也门所说的“高超音速导弹”,其定义也可能跟俄罗斯的“匕首高超音速导弹”类似,都是指采用了末端制导的近程或中程弹道导弹,导弹关机速度5马赫以上(射程600公里就能做到),如果再进行末制导,末速可能低至3马赫左右。
一种是中国标准,相当严格,按照我国的定义,“高超音速导弹”是指以5马赫以上的飞行速度在距地面20~100公里的临近空间作长时间、高速机动滑翔或动力飞行的精确打击导弹武器。包括火箭助推可分离机动再入飞行器(MaRV)、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(HGV)或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。
“高超音速导弹”应该具备较高的升阻比、比较大的初始速度、比较强的机动性能和较佳的生存能力亿海配资,能够提供快速响应的远程高速打击武器。
例如采用乘波体滑翔战斗部构型的高超音速导弹,也就是俗称的“马超”(督工的震怒!),整体外形呈楔形,头部尖锐,下表面呈锐角倾斜布置。能够在大气层边缘进行远距离的跳跃和滑翔。能够进行尺度很大的横向机动,普通的制导型弹道导弹不具备这种能力,滑翔+两次跳跃+侧向机动的诡异弹道,会让敌方的反导系统“抓瞎”。
典型的高超音速武器,应该是中国的东风-17和鹰击-21导弹,朝鲜的“火星-16B”高超音速导弹,俄罗斯的“锆石”高超音速巡航导弹,“先锋”HGV洲际导弹(但大家谁都没见过实物),以及美国陆军的“暗鹰”远程高超音速武器。
关于各种高超音速导弹的区别,这张图一目了然,说得明明白白。
图片最下方黑色的弧形是地球表面,外面淡蓝色的雾化的那一层,是大气层。从右侧靶心向左侧斜上方的两条呈60度角的细线,是地面预警雷达的视界。超出这个视界的,预警雷达都看不到。
最上面的,标有balltic的蓝色弹道,是标准的弹道导弹。黄色的绕地球飞行的那个,是FOBS导弹系统,也称为轨道轰炸器,也就是传说中的东风-6导弹。
红色的那个,呈现波浪起伏的水漂弹道,是HGV导弹,也称为高超音速滑翔导弹,典型的型号是中国的东风-17导弹,当然,东风-17的优势在于没有再次弹跳,不打水漂,滑翔全程都在大气层内飞行。
图中标有MaRV的紫色弹道,属于可分离再入机动弹道,它的弹道要比标准的弹道导弹低一些,但顶点也是在大气层外面,这是标准的带有末端机动再入战斗部的弹道导弹。我国的东风-16/21/26都是这种导弹,甚至伊朗和半岛北方也有这种导弹。也算是高超音速导弹。
而高超巡航导弹是最下面的绿色弹道,在大气层内沿地球表面飞行的HCM(高超巡航导弹),典型型号是俄罗斯的锆石,我国的东风-100勉强也算。
扬帆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